性能测试的定义:
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性能测试的目的:
验证系统是否能满足到用户提出的性能指标
发现性能瓶颈,优化系统整体性能
性能测试的作用:
评估系统能力、为系统搭建提供数据依据
测试中得到的负荷和响应时间数据可以被用于验证所计划的模型的能力
识别并修复系统性能短板:增加系统负荷至极限水平,寻找短板指标并调优
协助系统调优:重复运行性能测试,验证系统调节结果是否达到预期
发现系统隐藏问题:长时间运行系能测试可发现程序的内存泄露等问题
验证系统软件稳定性与可靠性:在一定负荷下执行一定时间的测试,评估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否满足要求
性能测试的术语:
PV(Page View)用户访问页面的次数,此参数用来分析平均每秒有多少用户访问页面。
事务:从客户端发起一个或多个请求(这些请求组成一个完成的操作),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返回响应的过程。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系统能够处理的事务数。(事务数不一定等于请求数)
事务响应时间:系统处理一个事务所耗费的时间,如转账。
QPS(Query Per Second):每秒处理的请求数
请求响应时间:从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整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端请求的数量,包含一次性能测试过程中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的总和与硬盘传输数据流的速度,传输数据为读出数据和写入数据的和。
吞吐率:单位时间内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
点击率:每秒钟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请求数,这个指标是web应用程序特有的一个指标,可以想象为每秒中在页面上面进行多少次点击动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鼠标单击的操作后,客户端有可能向服务去发送了多次请求。
资源使用率:对不同的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CPU,内存,磁盘 I/O,GPU)